来源:乐鱼体育网页版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:2024-12-17 23:55:21
北京时间19日,“雪龙”号和“雪龙2”号,开始穿越“咆哮”西风带。新华社发
一路劈波向南!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于11月1日出征,奔赴南极。本次考察将历时近7个月,预计于2025年5月返回国内。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人组成。
本次考察任务将继续由三船保障,“雪龙”号和“雪龙2”号船从广州出发,主要执行科学考察、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;“永盛”号货轮从江苏张家港出发,主要承担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物资运送任务。
北京时间6日8时50分,科考船航行的附近海域晴空万里。随着船载导航系统内的纬度数字跨过0度,从北纬变为南纬,“雪龙2”号在雄浑悠长的汽笛声中穿越赤道,离开北半球。
北京时间19日,“雪龙”号和“雪龙2”号,开始穿越“咆哮”西风带。南半球西风带位于南纬约40度至60度之间,是“雪龙兄弟”奔赴南极的必经之路。受频繁的气旋活动影响,这里终年盛行6至7级的西向风和4至5米高的涌浪,行船危险系数较高,所以有“咆哮”西风带之称。
“雪龙2”号随船气象保障员徐晓武介绍,在连绵不断的绕极气旋之间,船舶通常选择风浪较小的空隙穿过。此次穿越西风带,北京时间19日是一个较好的窗口期。
据悉,“雪龙”号预计于11月中旬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,完成物资补给和新队员登船后,将前往南极中山站。“雪龙2”号预计于11月下旬抵达南极中山站。
自1984年我国开展首次南极考察以来,迄今已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。明年5月,期待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全体队员带着丰硕的成果凯旋。
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。完成秦岭站主体建筑结构安装收尾和内部装修,科研栋、室外管线、通信基础设施、污水处理系统、海水淡化系统、新能源微电网系统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调试工作,并首次开展越冬考察任务。
今年2月7日,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,被命名为秦岭站,这也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重要成果之一。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,则是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的重点工作。
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王金辉介绍,此次考察将完成秦岭站主体建筑结构安装收尾和内部装修,科研栋、室外管线、通信基础设施、污水处理系统、海水淡化系统、新能源微电网系统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调试工作。
秦岭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,也是中国第三个常年考察站,更是中国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第一座南极考察站。面积达到5120平方米的主体建筑是中国南极建站史上最大单体建筑。
秦岭站采用集中式形态,包括了度夏宿舍、越冬宿舍、各类办公室、实验室、餐厅、卫生间等功能模块,考察队员生活、工作、交流等日常活动可以在一体式主楼里进行,极大增强了抵抗高寒、强风、辐射等特殊恶劣环境的能力。
王金辉介绍,在秦岭站的配套设施保障能力建设方面,充分展示了绿色考察、绿色建造、绿色技术和绿色设备。新能源系统,主要是包括风能、太阳能、氢能等,展示了在南极特殊环境下的建筑技术实力和保护极地理念,同时也是用实际行动履行国际环保要求的承诺。
此外,此次南极考察还将围绕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南极ECO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。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介绍,这将包括南大洋调查、南极陆地生态环境和沿海海洋生态环境调查等方面。
依托“雪龙”号和“雪龙2”号分别在东南极普里兹湾、宇航员海、西南极罗斯海、阿蒙森海及南极半岛临近海域开展生物生态、水体环境、沉积环境、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;依托昆仑站、泰山站、中山站、长城站开展生态系统、近岸海洋环境、土壤环境、地质环境、大气环境、雪冰环境、空间环境综合调查监测,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中的作用。
大家可能会好奇,这些考察内容具体是做什么呢?王金辉介绍,比如中山站,侧重于冰川和空天环境,对周边的海冰、空间物理、生物生态做出详细的调查,重点开展冰雪相关参数和天文观测,首次开展相关国产自研仪器的数字孪生极地试验;而泰山站,则主要开展空间物理观测,研究冰盖的形成、演化以及与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;首次用红外水汽吸收窗口在昆仑站开展天文观测,还有国产装备高压氧舱在昆仑站的技术验证和应用,也就是说在高原或者是在缺氧的环境下,我们的国产装备能否为内陆考察提供一些支撑保障。特别是数字孪生的一些极地试验,我们这两年一直在做气象探测仪器的观测示范。
国际合作,也是南极考察的重要内容。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也将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。
围绕国际南极“环行动计划”“南极考察物物交换合作协议”等项目,开展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合作研究,实施与挪威、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的恩德比地区域航空调查任务,探究南极冰盖接地带等关键数据空白区域的冰-海-基岩相互作用,支持冰盖物质平衡的精确评估和不稳定性研究。与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意大利、韩国、俄罗斯、智利等国继续开展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。
“雪龙2”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。该船于2019年首次参与中国极地考察。
南极,遥远又神秘,想要达到那里,就必须击败1.5米厚的坚冰、4米高的涌浪、10级大风、零下30摄氏度……而“雪龙2”号总能冲破这一切,在茫茫冰雪中劈开一条路。“雪龙2”号是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破冰船,它的总设计师是个很懂冰的人,
“雪龙2”号的破冰能力有多强?“雪龙2”号总设计师吴刚说,“与其他运输船不同,‘雪龙2’号是和冰撞。”吴刚说,跟冰硬碰,船的结构不仅要坚固,动力推进系统也一定要强。双向破冰就是“雪龙2”号的“杀手锏”。
然而,这并不是吴刚的首创。早些年,张炳炎院士和其他极地科考船使用者就已提出了双向破冰的想法。那时候,科考船走到中山站,经常被冰雪卡住,这让他们萌生对科考船机动性和灵活性的渴望,对破冰船尾推进器的改良势在必行。
吴刚采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,能持续破1.5米的厚冰,即使遇到难撞的冰脊,也能调转180度,尾部的螺旋桨在海面下旋转削冰,能够把10多米高的冰脊“掏空”。
“雪龙2”号的破冰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,强大的破冰能力在南极科考中也得到了验证。
有一次,“雪龙”号被冰雪围困,冲了几次都无法突围,“雪龙2”号收到救援请求后,迅速调头,连续撞击冰层救出“雪龙”号。
破冰船划分为轻型破冰船、中型破冰船、重型破冰船三类,国际海事组织把破冰船的破冰能力分成7档,从PC1到PC7,PC1级破冰能力最强,PC7级破冰能力最弱,“雪龙2”号的破冰能力是PC3,是中型破冰船里的最高等级。
吴刚坦言,“我们已具备了设计和建造轻型破冰船和中型破冰船的能力,但造出重型破冰船还需苦练内功。”PC1和PC2重型破冰船属于金字塔尖,是前行的方向,也是当下最大挑战。现在,吴刚正带领团队攻关重型破冰船。
为设计“雪龙2”号,吴刚曾两赴南极。让他印象最深、收获最多的还是2015年的那次南极之行。
“无论是魔鬼西风带,还是科考船在低温运行中面临的风险,我需要到现场去了解。”回想起50多天海上航行的经历,吴刚表示,为他设计“雪龙2”号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。
去南极,吴刚认为人类要面临三大挑战:冰、寒和高纬度。暴露在极地低温下结冰的楼梯,吴刚就曾在上面狠狠地摔过跤,回到房间后,他便在笔记本上记下,破冰船露天的登船通道一定得安装加热装置,所有露天楼梯均需要做防滑处理,全方面提高破冰船的防寒和除冰能力成了吴刚设计“雪龙2”号的重要考量。他们结合了蒸汽、不冻液或电加热等防寒措施,让甲板和通道,特别是逃生路线的甲板能达到正温,防止结冰。
民以食为天,除了船只设备保障,饮食供应同样不可或缺。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,从广州正式出发以后,一路向南,因为整个考察任务历时近7个月,全船的物资保障非常重要。
在面积大概24平方米的冷冻肉库,记者找到了挤在食品箱中间的“雪龙2”号厨师长秦冬雷。秦冬雷介绍,这次南极考察天数比较多,刚出发,肉库基本就已满了。光猪肉这块,包括排骨,不少于一两吨吧,挤得满满当当的,心里有底有保障了。
而在隔壁的干货库,同样挤得满满当当。秦冬雷介绍,粮食肯定要多带,大米好像是1200公斤,面粉900公斤到1000公斤,南北方差异,有的吃面粉有的吃米饭。中途在国外补给,主要补点新鲜蔬菜、水果之类的。
说到蔬菜和水果,因为保存期短,向来是船上的稀罕品。在蔬菜库,蘑菇、豆角、杭白菜、香菇、玉米等蔬菜种类非常丰富。
在蔬菜库最靠里的位置,记者看出了这个航次的蔬菜“压箱底”——大白菜,足足装满了两层货架,地上也摆了不少。老秦说,国产大白菜味道好,而且耐储存,这次总共采购了1.4吨,这些大白菜将是航次后期蔬菜里的“常客”。
其实,为保障队员们的饮食菜单,厨房里也是一片忙碌,队员们在帮忙剥蒜,厨师们则提前加工储存蔬菜,首先就是切茄子。“雪龙2”号厨师潘晨屹介绍,茄子要过油,过完油以后,方便储存,库房里的都得切完。
食物保鲜系统有两种,一种是冰温保鲜,即船上常规的冷冻库;另一种是气调保鲜,就是降低系统中氧气的百分比,去除乙烯气体,抑制微生物生长和蔬菜生物活性,延长蔬菜保鲜时间。
远航在外,淡水是关键。“雪龙2”号一天需要消耗约20吨淡水。补给次数少,随船携带的淡水不够了咋办?在这里能找到答案。“船上装有海水淡化装置,通过真空蒸馏法、反渗透法,一天约能产出30吨,能保障队员们日常洗漱所需淡水。”“雪龙2”号轮机长李文明介绍,通过智能化操作系统,能清楚地看到水舱库容情况,及时做出调整。
南半球西风带位于南纬约40度至60度之间,是“雪龙兄弟”奔赴南极的必经之路。受频繁的气旋活动影响,这里终年盛行6至7级的西向风和4至5米高的涌浪,行船危险系数较高,所以有“咆哮”西风带之称。